从改革开放转折历程引发的思考

整个人生的成长,越到后面,越佩服共产党。

一个百年大党,能够在如此的困境中保持活力,本身就意味着其极强的组织能力,而这个是年轻的时候的我们所无法意识到的。

我曾经写过关于论中国 的一些思考,以及引申的思考;曾经也在看《毛选》中感慨团结大多数的力量,以及 35 岁毛泽东在《
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文章中展现出来的洞察力。

最近在新看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,几乎每一个历程都能给予我们自己深刻的反思。

  1. 改革开放真的是摸的石头过河。刚开始,我们认为整个解法的症结是「科技人才」,所以整个邓公的改革以恢复高考作为切入。紧接着就是解决知青返城的问题,带来了千万知青的就业问题;而为了解决就业问题,就需要转向轻工业发展,也需要大量的资金;这时候就遇到了外资合营、经济特区等问题,也遇到了土地出租等等的问题。基本上整个历程看下来,就「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」的状态。也是实事求是的状态。所以,有时候

找到关键症结作为撬动点,接下来就是见招拆招。

  1. 毛泽东能在遵义会议后成为领导核心,很重要的一个转变是其过程中学会了「团结大多数」;同样邓小平在 78 年之后把整个大家的思想从「两个凡是」转变成「实事求是」,当时也无法直接依赖于权威,而是发挥影响力,争取大多数。民众和中央内部都会出现声音:「小平懂我」「老毛懂我」,才能证明统一思想的成功,改革才能继续推动。

团结大多数,发挥影响力,是成为好的 leader 的关键要素

  1. 1945 年党为了轻装前行,通过了《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;1980 年党为了转向后的前行,通过了《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。决议本身最大的意义在于统一思想,放下包袱,轻装前行,团结一致向前看。没有一个统一思想的决议,争论还会继续,那就会陷入在无休止的内耗之中。

转型过程中,用决议的方式告别过去面向未来,是非常重要的。这个决议形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分沟通,表达意见,一旦下定决心意志坚定的执行到底。

  1. 在改革过程中,从关注重工业转向关注轻工业,本质是因为有更好的现金流和解决更好的就业问题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在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」的基础上,很重要的就是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,解决钱的问题。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就是:找回收资金快的 + 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。

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,如果经济遇到困难,如何调整?同样的,找回收资金快的项目,以及通过绩效和项目调整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。而公司运作过程一定要「讲经济

  1. 讲政治」同样很重要。企业家往往会忽略讲政治的重要性,这里的政治包括团结大多数,包括统一思想,也包括统一使命愿景价值观。不论领导者在忙,也要定期的回头看一下当前团队的思想情况,如果大家思想不一致了,那就「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」,民主集中的方式展开讨论,充分发表意见。

一个优秀的企业或者团队,除了要解决经济问题,也要用政治思想将大家串联成一条心,一条线

每周读一篇党内著作,对加强自己的组织力和领导力会非常有用。